bet36体育在线-【首页】@

图片

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
媒体聚焦

滇池湿地又发现两种鸟类踪影

来源: 昆明日报   2023-01-12 14:23   字号: [        ]

微信图片_20230117141903

在滇池湿地拍到的短嘴豆雁。通讯员李继明摄

“在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附近的湿地中,我拍到了白额雁和短嘴豆雁。”1月11日,晋宁市民李继明拍摄到2只国家级保护鸟类白额雁和3只短嘴豆雁。

资料记载,短嘴豆雁形态特征为大型游禽,体长69厘米至80厘米,喙较短,下喙基部较厚,喙呈灰黑色但次端为斑橘黄色,颈较短粗,额头弓形较明显,脚为橘黄色;中国迁徙见于东北、华东和华中大部,非繁殖期见于新疆、华中、华东和华南水域,包括台湾岛和海南岛;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的整个环北极的冻原和苔原地区,越冬于欧洲中部和西部、亚洲西南部和东部。短嘴豆雁繁殖期栖息于开阔的苔原和苔原灌丛地区,非繁殖期多栖息于开阔的草地以及沼泽、水库、河流和湖泊,也多见于沿海多草海岸和农田,常与豆雁混群,具有重要的生态、科学、社会价值。

白额雁是雁属中体形大、个体重的鸟类,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。体长64厘米至80厘米,体重2千克至3.5千克,上体大多为灰褐色,从上嘴基部至额有一宽阔白斑,下体白色,杂有黑色块斑;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,觅食多在白天,有迁徙的习性,迁飞距离也较远;喜群居,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,有一字形、人字形等;繁殖于西伯利亚北极海岸到白令海峡、北美洲极北部、欧洲西部及格陵兰岛西部,在中国、北美洲、墨西哥、里海、黑海、地中海、中亚、印度、缅甸、日本、朝鲜越冬。

近年来,由于各级党委、政府不断加大滇池生态治理力度,沿岸湿地、湖滨生态等功能逐步恢复,在滇池发现的野生鸟类也越来越多,白额雁和短嘴豆雁在滇池湿地现身,也说明了这一点。一份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的调研结果显示,滇池流域共记录鸟类312种,按生态类群划分,水鸟有68种,猛禽有32种,陆禽有9种,攀禽有23种,鸣禽有182种。(记者赵书勇报道